读书笔记系列(四):决策中的锚定效应
#读书笔记
作者:欧维在创业
我是欧维,喜欢读书和思考的创业者,什么值得读的站长,在这里,我会持续分享我的创业思考与读书笔记;关注收藏shenmezhidedu.com,与我一起成长!
在环境探索馆的一个为治理环境污染的捐款活动中,活动页面的问题是“你是否愿意每年都捐钱,使5万只近太平洋海岸的海鸟不受到海面溢油的影响?直到找到防止燃油泄漏的方法“;
对于其中一些游客,实验人员并没有直接了当的问他们愿意捐多少钱,而是先问了一个锚定问题,比如“你是否愿意花5美元来...“;
在没有提到锚定问题的时候,这些对环境都很敏感的参观者会说他们愿意拿出的钱平均为64美元。当锚定金额只有5美元时,平均捐款则是20美元。当锚定金额是400美元时,人们的捐款平均数就达到了143美元;
高锚定金额和低锚定金额之间相差了123美元,锚定指数高于30%,表面增长100美元的初始要价就能带来平均值为30美元的回报;
这是研究团队针对锚定效应做的众多实验之一;当你抛出一个问题时,回答者会从你的问题中尽可能的提取一些信息,尽管这些信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,他们也会很大概率被其影响;
这让我想到当我们找工作面试完谈薪水时,如果对方问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?你回答了一个心中期望的值,对方便为认为这是你要的最大值,你就认为自己值这么多钱,给你的薪资也会以此来衡量,而最终给到你的薪资只会小于等于这个值,而不会比这个高;
如果你报的期望薪资比实际预期的要高,对方可能也会往下压,但也会觉得你的工作能力实际匹配的大概率是这么多钱,不然你凭什么要这么多,从而不敢小瞧你,而你最终拿到的薪水可能会达到你的预期;
这就是锚定效应的一种典型应用,暗示和锚定效应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影响一个人的决策;
比如如果你的产品是耳机,当它和苹果手机摆放在一起卖时,消费者会在心里产生一种“这是和苹果同等level的产品“的印象;如果它和一些山寨手机摆放在一起卖时,那么更大概率带给人一种”这是一款山寨廉价耳机“的印象;
消费者可能不会说出来他们心里的想法,但这种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;这就是锚定效应,以苹果产品的高品质作为锚定,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你的产品品质;
比如当你收到“琳达的年龄是大于30岁还是小于30岁?”这样的问题;
可能你并不知道琳达实际的年龄是多少,但心里的暗示会让你觉得她的年龄在30岁左右,尽管她只有15岁,在你收到这样的问题时,依然很大概率做出错误的决策;
所以当我们收到一个包含很多信息的问题时,先不要把自己带入锚定效应中,先把问题中的信息放在一边,再客观的去分析可以从哪些维度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;
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,90%的人都通过了这项考试,我身边的朋友都是月入好几万,买房买车了;最近大家都好焦虑呀;诸如此类的话,在一开始就给你了一种锚定,如果你以此作为基点进行思考,很容易被对方带偏;这些话非常容易误导你,比如90%的人都通过了考试,那么这个90%是怎么来的呢?是一个班级的数据还是一个学校还是一个市的数据?
比如“我身边的朋友都是月入好几万,都买房买车了”;可能身边的朋友就那么一两个,因为新鲜极端的话题更能引人注目,所以这些个例往往被当成了泛例来说。如果没有明确的分辨能力,很容易被这种锚定效应带着走;
还有电商平台经常用的一个套路,就是商品本身价值200元,故意标价2000元,然后标价1折;一开始给你一个锚定价格2000元,当你觉得这件商品是2000元时,给你一个极大的折扣刺激200元,更能激起你的购买欲望。现在很多直播间用的也是这个套路,把锚定价格标的很高,和实际价格拉开差距,给人占了便宜的感觉,从而快速清空库存;当你冷静下来,才会发现其中的套路,所以直播带货的退款率都在40%以上;
好啦,以上就是我对于锚定效应的一些思考啦,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,可以点赞关注转发噢~和什么值得读10万读者一起精进~
我是欧维,喜欢读书和思考的创业者,什么值得读的站长,在这里,我会持续分享我的创业思考与读书笔记;关注收藏shenmezhidedu.com,与我一起成长!
-END-
这是丹尼尔·卡尼曼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的读后感吧?这本书真是神作,值得一看再看!
嗯嗯,对的,非常赞的一本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