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版《请回答1988》」,这本小说治愈了无数人,焦虑患者必读
Hi,我是欧维~
今天为你推荐一本关于生活的小说《俗女养成记》,这是一个台南女孩的养成记,讲述了一个女孩儿经历了种种事情后,一步步蜕变,逐渐变得自如和洒脱的过程。
可以享受理直气壮的普普通通,安乐自在的俗女日常。不一定成功,不必活成大人的期待,不用在意社会规范和他人眼光,“俗女”是一种生活态度,勇敢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!而这或许是时代的焦虑下,我们最缺乏的精神食粮。
![「台版《请回答1988》」,这本小说治愈了无数人,焦虑患者必读-什么值得读-互联网人的书单库!](https://book.jiandan.link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5/2023050815143872.png)
这本小说有同名的改编电视剧《俗女养成记》,
这部剧有多火呢?
——它打破了台视十三年来的最高收视纪录
——获第6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「评分最高的华语电视剧集」提名,被称为「台版《请回答1988》」。
豆瓣标记「看过」的人数超过10万,却依然还是高得吓人的 9.2 分!
39岁的三失女青年陈嘉玲从台北回到了老家台南,没有白马王子也没有偶像剧的奇迹,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朝花夕拾的故事。剧情主要分为童年陈嘉玲和成年陈嘉玲两条故事线齐头并进的讲述。
跟剧比起来,我更喜欢书。作者用文字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表达得很细致,看起来就像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,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。
在书里,江鹅主要回顾了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,二十多篇文章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,松松散散地讲述了很多趣事和糗事。和阿嬷去偷吃阳春面,为了不浪费硬吃下去的香蕉,艰难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,千方百计找借口去打校门口的公共电话。她从成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那时的生活,像是解开一个个被遗忘在某处的心结。
她记录下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青春物事:流行的卡带、追听的歌手、流行小说、学校教材、漫画卡通、零食……无不具有极强的年代特色,是一波波回忆杀。
在书中也有很多思考,引发了我的共鸣,让我不知不觉去想生活的本质是什么。
关于成长:
直到现在我依然庆幸自己身为一个人类,在成长的过程里,曾经有机会摆脱大人的注意力,以第一手的视野去探索世界。纯然由心底自生出来的求知欲,像是从体内蔓延出探索的触手,带着不知道危险为何物的全然安全感,试图在游走间触摸到笞案。对我来说,那是这辈子所谓“学习的乐趣”的最高级,后来的学习,因为已经懂得各种自我设限,再也不曾那样兴奋有趣过了。
关于贫穷:觉得穷的人,因为知道自有缺,对于身边的一切,往往不太计较差那么一点,只想要什么都能便宜一些,最终让自己也便宜起来。多放几本书就塌陷的三合板书柜,廉价却成分可疑的食物,铁皮搭建的住家,除了稳定薄薪以外乏善可陈的工作,咬着牙才能继续下去的婚姻,衰到别人还好没有衰到自己的政府疏失,缺漏太普遍,于是变成寻常。
理智薄弱的话,甚至会觉得过着安生日子用稳当东西的人,看来奢侈得叫人憎怨。为了怕更穷,所以紧抱着骨子里的穷,且战且走地应付日子,像窗户上面用铁丝挂着的花布,把一切明亮映射成各种色阶的红,一张眼就觉得困顿,却看不见是为什么。
![「台版《请回答1988》」,这本小说治愈了无数人,焦虑患者必读-什么值得读-互联网人的书单库!](https://book.jiandan.link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5/2023050815151283.png)
我们都爱陈嘉玲。因为她做的每一个决定都遵从自己的内心,不媚俗也不避俗,不讨好也不评判,连普通也普通得理直气壮。
这也正是同名剧作如此受欢迎的最根本原因,它极其真实地体现了原著的核心精神,或可称为“俗女精神”。接纳自己,遵从内心,勇敢活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。
就像这本书封面上的那句话:在此郑重邀请你,把握有限的今生,先一起耸耸肩,挺这个既优秀又普通的自己一把吧。
一个理直气壮的普普通通、安乐自在的俗女日常。
《俗女养成记》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记忆,一个寻常家庭的喜怒哀乐。不焦虑、不勉强、不妥协、生命自会找到出路。不光用别人的眼看自已,就会有选项。
“人如果接纳了自己,看世界就会顺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