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无聊,不妨看看这本书,开始改变你的生活
今天分享的书籍是《自律修炼手册》作者史蒂夫·帕弗利纳,他的 Blog:stevepavlina.com 非常有名,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。
人生的大部分时候是平淡的,或许会有一个漫长的低谷,那么在感到生活无聊没有斗志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办呢?不妨看看这几条建议。
拥抱新事物
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:拥抱新事物。
只要一件事情对你来说是新鲜的,那就尽管去尝试。这么做的好处就是,你给自己的大脑带来了大量可供参考的经验,而这反过来又会提高你的品位和鉴别能力。
直面恐惧
不理性的恐惧常常把人挡在真正有趣的生活之外。你能否找出自己最主要的一个不理性的恐惧?也就是说,如果你采取行动,无视这份恐惧,其实你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危险。
找出来之后,就做出严肃的承诺,直面这份恐惧直到征服它——即使要花上10年也可以。
请不断把自己置于不舒服的环境里,然后你就会看到自己原本的舒适区得到了拓展。当恐惧消退时,你将感到比以往更加自由,你将拥有更多的选择。你没有必要仅仅因为感到恐惧就拒绝做这件事情。
直面恐惧的另一个好处是,你会吸引同样也在做这些事情的人。你将结识更加优秀、更加有能量也更加有趣的朋友。和那些经常逃避恐惧的人相处,通常是一件无聊的事情——他们也不会结交真正高质量的朋友,因为他们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。这样的人无趣且缺乏激情,他们没法帮助你成长。
请下定决心掌控你不理性的恐惧,而不是让它掌控你。这里尤其要注意对“失败”和“拒绝”的恐惧。这两种恐惧实际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如果你躲避它们,你也就放弃了拥有一个有趣的生活。
沉浸其中
很多人都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浅尝辄止。但是,生活中那些最精彩的部分,往往都是在你突破表象、深入探索时才会显现出来。
试图把每天的生活“平衡化”,这只能导致某种程度的无趣和浮浅——请允许自己时不时地彻底沉浸在一个兴趣里。
当你探索一个兴趣的时候,把它当成你生命里唯一重要的事情;否则就把它丢到一边,等它能激起你足够的热情时再说。请远离那种不上不下的中间状态。
用一整天甚至更长的时间,彻底沉浸在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上,排除其他所有事情的干扰,只专注于最必要的部分——你上一次这么做是什么时候?生命本应该充满这样的日子:你全心专注于一件事,从黎明到黄昏。
舍弃毫无意义的义务
如果你想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,那就对所有无法激起你100%兴趣的事情说不。为了真正美好的生活,把这些部分舍弃掉吧,永远也别回头。
也许你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毫无意义的所谓“义务”,那么,舍弃它们吧。这些事情只会耗费你内心的能量,让你无法把更多时间用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。
或者,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做一个取悦他人的人,那我倒是挺想让你来取悦我。如果你拒绝,我可就不高兴了哟。
如果我们不去满足他人的期望,一些人往往会嚷嚷起来。让他们嚷嚷去,让他们哀号去,你只管闭上眼就行了。这些事情都会过去,最终他们会调整对你的期望,从而匹配你所坚持的行动。别觉得你有义务去改变自己的行为,以此来满足他人无聊的期望,尤其当你认识很多人的时候,你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。
要放弃就果断
如果你发现一条路走不通,那就别一条路走到黑。及时放弃,然后去尝试其他事情。
尝试新鲜事物当然没错,但如果你确信面前的矿山里没有钻石,那就果断放弃吧。即使你暂时没有别的目标,那也没关系。就让这段时间空着,这样你也不至于把你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。
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,所以如果你不学会果断放弃,那你就经常会被一些“义务”困住,让自己原地打转。要学会尽早止损,不要付出太大的代价。
休真正的假
通过休假,定期让自己重启一下。暂时切断和旧生活的联系,让自己的内心向完全不同的方向随意漫游。给自己输入一些以往不曾有过的东西。
一个真正的假期至少要一周,理想情况下最少要10天。你通常需要花几天让自己适应一个新地方,让自己停止思考那些还没完成的事情。
我自己最喜欢的休息方式之一就是泡酒店,找一家环境好点的酒店,好好放松休息几天。
在一个足够长的假期快过完时,你会开始感到不耐烦,想回到一些有更高产出的事情上去。你的一部分自我想要去工作,而假期则会让这种压力不断积累。最后,当你回来的时候,这种压力会像一个旋涡一样,把你卷进超高的动力中去。
如果预算有限怎么办?其实这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障碍,除非你要让它成为一个障碍。我遇到过一些非常有趣的旅行者,他们在几乎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旅行,搭便车,做“沙发客”……或者骑单车旅行,或者干脆徒步旅行。
他们认为,财务问题只是一个软弱的借口,没钱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他们没一个饿死的。事实上,他们中的一些人睡在公园的时候,或者做类似事情的时候,还经历过一些很有趣的故事;这些故事实际上让他们本人更加有趣了——远比那些躲在财务借口后面,不敢拓展自己的人有趣得多。
切换模式
如果你对自己生活中的某个部分感到不确定,那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确定的地方。完全沉浸在更加确定的领域,把不确定的那部分先放一放。
比如,你对自己的职业或者财务状况感到不确定,那就试着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完全不同的领域上,如身体健康;当你在其他领域有更明显的提升方向时,这么做尤其合适。我称之为“切换模式”。
在感觉不确定的时候,强迫自己前行是非常低效的。但此时如果你切换自己专注的领域,你可能会取得飞速的进步。把注意力转向一些以往你逃避的领域尤其有效,如整理房间、处理感情问题,或者填完过去遗留下来的报税单。通常情况下,你在做这些事时建立的确定感和前进势头,最终会扩展到原本感到受阻的领域。等时机合适的时候,你再切换回那个领域就好了。
工作和学业并不一定就是你生活的核心。拿出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,把工作扔到一边,让自己去钻研某个完全不同的生活领域,这种感觉会非常棒。
我觉得给“产出效率”下一个更宽泛的定义会比较好:只要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,你就可以说自己的产出效率是很高的;我们并不是非得从事传统的工作和生意才称得上是高产出。
别把不确定性看得有多要命
我的最后一条建议是,请保持基本的耐心。我收到过很多20多岁年轻人的邮件,他们似乎都对“不确定性”感到相当恐慌。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要用这一生去做些什么,而且对这个问题感到很苦恼——就好像这是他们在这个年纪就应该完全清楚的事一样。
我个人觉得,一个人在20多岁就能很清楚自己这一生想要做什么,这种想法简直荒谬。通常情况下,都是父母和同龄人把这种压力堆在了年轻人的头上,逼着他们做出选择,现在就做出选择,现在就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你如今有着多少选择,是你的父辈、你的祖父辈在你这个年龄时不曾有过的?有多少职业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,在他们像你这么大时根本就不存在?他们当年能创立一个在线业务吗?他们当年能做一个互联网工作者吗?
他们当初的选择比现在简单得多,因为他们面对的职业选择更少,情感关系选择更少,信息渠道更少,流动性更少,先进的科技更少。所以,他们当初没有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的困扰,这很正常。现在的年轻人成长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,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;而在这无限可能中做出选择,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你的20多岁应该充满探索,充满各种体验。这是绝佳的年纪,你可以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拓展自己。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;去直面自己最大的恐惧;去尽可能地在个人成长上进行投资;去沉浸到一件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里。别逼着自己过早地做出限制一生的承诺。
如果人们试图逼迫你,让你过早地对不确定的事情做出决定,那他们可能要感到失望了。让他们失望去,别把他们的失望变成你自己的失望。请拥抱你进行探索的自由,请享受其中。这份自由没有尽头。
如果我能回到20多岁重新来过,我会用10年时间去进行大量的探索。我会去更多地方旅行;我会探索更多样的情感关系;我会让自己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技能的学习中;我会尝试不同的创造收入的方式,看看自己最喜欢哪一种;我会知道,如果一些事情会在未来让我感到值得许下承诺,那我完全可以在未来再下更大的注。
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?为什么我们要逼迫自己过早做出确定性的承诺?即便这么做,难道事情就真的在我们的掌控中了吗?
当其他做法都不管用的时候,我们为什么不能回过头来,拥抱和接纳不确定性呢?